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专题活动 » 党的十九大 » 直属单位学习贯彻 » 正文

直属单位学习贯彻

多维度深刻领会把握对“新时代”论断的科学判断

发布时间: 2017-11-13   来源:   作者:王深远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报告纵观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全面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着力描绘了从现在起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动员令。报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举措、新部署和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献。当前,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深刻的历史变迁,去学习和把握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和历史定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要从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去学习把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一超多强”的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多极化和均衡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诚如基辛格所言:“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环顾全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政治重心正从北大西洋转向太平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之势不可阻挡。中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将于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一系列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活动,彰显“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因素错综交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在“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格局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必须主动作为,兼济天下,谋划共同发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倡导互利共赢,践行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正是以这样的脉络和逻辑,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的高点,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全面把握中国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战略,在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和全球治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理论探索,作出了实践部署,以全球视角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发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宣言和伟大号召。

  二、要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变化去学习把握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新时代呼唤新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超凡的政治智慧、卓越的独创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是在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和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历史性判断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形成的结晶,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的探索和回答,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其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必将深刻影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三、要从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发展新阶段去学习把握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人类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依次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将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中华文明遭受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之路。“大浪淘沙始见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雄辩地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民族,“可以看清多远的过去,就意味着可以看清多远的未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中华民族正在大踏步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不仅是一个战略安排,也是一份庄严承诺,更是一幅崭新蓝图。安排的完成、承诺的实现、蓝图的绘就,需要我们以更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筑梦中国。届时,中国发展的成就不但造福本国人民,也将为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去学习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进行的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判断,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十九大报告在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等十个方面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进行全面概况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立论定向的重大论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指导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深化改革总目标、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外交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作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作出这一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重要的概念。这意味着,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同时,还要通过基本方略来指导、引领党的伟大事业。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点。新时代呼唤新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有新的部署。对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战略安排: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十九大报告又把第二个战略安排分为两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和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未来30多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规划,绘制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使命。使命催人奋进。在此基础上,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九个方面对未来的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道路已经铺就,梦想正在实现。

  综上,十九大报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为灵魂,重新概括并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影响全局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报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篇之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扛鼎之作,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 曹清